為助力意昂青年教師成長發展,11月1日下午𓀄,由意昂、人事處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🫶🏻、法學院聯合主辦,市歐美同學會華理分會承辦📟,黨委教師工作部協辦了第29期同心講堂暨第2期歸國青年講壇活動🎈🧞,本次活動主題為“科研賦能💅🏼,助力青年教師成長”。副校長、市歐美同學會意昂官网分會會長王慧鋒出席活動並致辭。活動由市歐美同學會意昂官网分會秘書長章蘭珠主持。
王慧鋒指出🎭💛,科研是高校的靈魂♦︎,而青年教師是學校科研創新的生力軍,更是推動學校“雙一流”建設以及邁向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關鍵所在。希望通過本次活動🌩,助力學校青年教師有組織開展科學研究👨🏻🦽📁,為學校的事業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和動力。同時,她希望青年教師積極與專家交流互動🔕,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新的靈感和火花🛀🏿,共促學校人才發展和科技創新。
材料學院院長杜建忠圍繞“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申請”🤞🏼⤵️,結合自身申報科研基金經歷和所帶團隊中青年教師的哺育之路,細致講解了科學研究的三境界🏊🏼、時代青年所需的基本素養和道德品質、撰寫科研項目基金和項目答辯所需的註意事項和細節等內容👒。法學院院長、市歐美同學會華理分會理事彭德雷以“青年教師的融入與成才”為主題,結合自身發展經歷和專業領域研究🏂🏻,從教書育人、科學研究、合作交流以及社會實踐這四方面作了交流分享。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、歐美同學會會員張博威圍繞“智能時代的核心基礎——傳感與感知”,從個人成長經歷以及研究工作等內容出發,講述了入職華理以來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與發展。
活動還邀請了人事處崔偉東老師圍繞“師資人才隊伍現狀”“薪酬福利體系”“人才發展與晉升”“聘用與考核要求”四個方面介紹了學校的人才政策等相關情況。
在互動交流環節👸🏿,4位老師還就青年教師成長中的發展路徑、如何平衡科學研究中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問題🤹♀️、如何快速渡過發展瓶頸期🪔🤵🏼♂️、重點人才發展中的綠色通道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解答👫,現場氣氛熱烈。
意昂副部長宋曉濤對四位老師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感謝🧣,並表示🖖,意昂体育會為廣大師生搭建更多平臺🚶,為青年教師發展鋪路搭橋、做好服務。
參加活動的還有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錢嫦萍、副部長耿琰以及各學院青年教師代表近70人。